民国三十八年(1949)己丑,张琴与友游湄洲,其《题湄屿潮音图》:“莆阳地向东南坼,波面双蛾突翠岑。百变鱼龙开海市,重阳风雨壮潮音。神山欲到廻帆影,槎容曾经弱水深。坐想披襟来绝顶,茫茫桑岛积穷阴。”其《题岳忠武画像》:“小朝廷上事堪羞,三字冤沉浩气留。误国从来非一桧,铁囚谁复铸杭州?”值得一提的是中外知名的高僧圆瑛法师,吾名产也。幼失怙恃,依季父教养,颖悟绝人;甫成年,即受牒度于鼓山之涌泉寺。早参三昩,夙擅说经,素以宏化利生为本愿。初主持宁波接待寺,次至泉州,重兴开元寺,旋历内地,并南洋群岛,周流说法,于大乘教义,多所阐明。圆瑛法师曾至莆,在梅峰光孝寺传戒,与张琴谈论,对张琴邃于佛学,躬行实践,旨趣之宏,足维风化,亦深表敬佩。
十、著书立说,激芳扬芬
是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尚未抵莆,而国民党政界已逃散一空,地方民众以在此中断期间,深恐匪人乘机生事,为维持秩序计,士民公举以张琴、吴台、林剑华、陈伯海、黄文肃五人组成莆田县防护委员会,张琴任主任,吴、林副之,陈、黄为委员。下设防护团,日夜维持治安秩序,委员会于古谯楼上办公。八月二十一日,张坤带领闽中游击队纵队进入县城,宣布莆田解放。直到人民政府成立,张琴尽心尽责,城内外幸得安堵如常。
新中国成立之初,莆邑博学多才如张琴者,已不多见。君之诗文有极高造诣,还工于四体书,又是山水画家,也精通内典。张琴《题倬云楼卖卜图赠郭朝宗》:“石匏野老是狂人,手扶铁杖鬓如银。时来东郭纵谈笑,忘年意气尤相亲。甘棠垂阴可休憩,绿榕蔽亩皆轮囷。尚想紫阳讲学处,无缘仰止空问津。梅花讹作卖花桥,文山忠魂不可招。画屏掛君之素壁,但闻风雨声萧萧。”莆田第一期进行土改前夕开始“镇反”,事在一九五0年十二月冬至节前夜,此时被收入狱者数百人,张琴亦在内。但经群众请愿,政府了解,旋即恢复张琴的自由。是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张琴又不幸遭继室林氏之丧(林氏为仙游枧头人),可谓祸不单行。“空床卧听南穿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张琴亲自为亡妻营坟营葬,不改常度,然自是以后,起居饮食不免稍感不便耳。好在张琴素来健饭,少疾病,年过古稀而精神矍烁,面容丰润,不啻五十许人。君常谓壶社同人曰:“再假三岁,便可重游泮水。”其实耄期亦可卜也。[按:科举时代之例,凡秀才进学后六十年甲子一周称“重游泮水”。张琴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名列庠生,时年二十岁,如果到一九五五年,刚好八十岁,亦乙未年。]
土改时,张琴以身份评为地主,恪遵国策,毫无怨言。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张琴写与子石(继周)学兄的信云:“毛主席、周总理所聘请名流,研究文史,皆当代有名人物。刑冕之为弟甲辰同年,沈君(钧)儒亦是。弟自愧老钝,不能追逐,深以为愧。在乡频遭白眼,亦命中带来。苏东坡云:lsquo;丙子年生无富贵者。rsquo;东坡谪岭南,予亦谪岭南,东坡下狱,予亦下狱,但东坡年止六十三,余寿过东坡而文不逮。殆造物之巧于安排耶?!磨蝎命宫,安之若素,或疑予为戚戚,亦不无知己之谈也。”
九月七日,张琴再与子石学兄的信中云:“适遇土改,弟父子(子指宪章)受镇压,土改队准情酌理,以弟一家十五口,老老幼幼,皆无劳动能力,是以田地分毫无分,唯店房全部保留。果树地二亩余,留为家人种菜生产,尚属公道。土改后,土整时,例发保留证书。hellip;hellip;弟以地主身份,他人皆不敢通信,惟兄念旧情深,感激无似。然弟有著作,又为美术家,土改完成,即恢复身份,亦为土改法所规定。而镇、乡对于法令,多不明了,是以岐视如故。地处偏僻,亦复何言?特为兄一白之。勿宣。”(按:陈国柱,又名继周,化名廖华,别号子石,官国务院参赞,与兄烈士陈国桢,均为张琴之门生。)未几,张琴次子宪新因胃出血去世,新赋悼亡,心情恶劣,日渐衰老。
陈国祯(字斡侯)系陈国柱胞兄,孪生于莆田霞垞本宅。早年从事共产党地下工作,后为反动分子胡季宽所逮,关押漳州监狱,一九四九年壮烈牺牲于云宵县某地。一九五一年秋分后一日,张琴撰《洪少弼来言陈国桢烈士在厦门遇害》诗云:“赴汤蹈火不辞难,鹭岛传闻又一端。疑雨疑云天亦泣,忧国忧民席无安。思兄不供樽中酒,修史应翻笔底澜。党祸伤心槐里狱,那堪重展范书看。”九月十日,其撰《吴春华来谈陈国桢烈士在漳州遇害事》诗云:“棣萼当时号二难,尽收春色入毫端。雁行久叹分飞苦,鳄梦从无就寝安。死有丹心能浴日,冤如黑海定掀澜。成仁即是成功母,漳水题碑拭泪看。”
陈国桢烈士工诗,其撰《读史偶咏》三首:“揭竿嗤陈涉,沟火诇编氓。莫讶窃钩盗,争传刘秀名。”“北市传青史,红颜萃白门。东林沾遗泽,梅雪斗黄昏。”“一旅奠闽南,孤军弃瓜步。呜咽浙江潮,重申苍水诉。”又如其撰《迓刚复返国》诗云:“弃家底事蹑红尘?艳羡故园民主春。匝地霜风撩客思,罗衫愁余未归人。”张琴《奉题陈斡侯烈士遗集》诗四首。其一诗云:“连枝荆树早成林,报国同心比断金。急难鹡鸰悲折翼,飞骞鸿鹄矢哀音。百年尘劫存兼殁,一卷风騒醉复吟。不朽当留文字在,越峰高处独登临。”其二诗云:“燕翼贻谋痛少孤,探龙项下得双珠。埙箎幸有同声奏,轮轴频将双手扶。宝剑合时龙在水,韬钤秘处虎为符。三篇遗稿轩渠续,佳句何曾弃剩觚?”其三诗云:“忆昔潜踪出鹭门,数语寄我共评论。词无藻绘才方大,笔有风云气欲吞。谁信子丹方杌肉,何时先轸得归元?残编遗稿勤收拾,棠棣碑刊万古存。”其四诗云:“虎皮坐我愧传薪,济济群中见凤麟。刮目原当三日待,浮云长负百年身。九州遍是干戈地,再世难志骨肉亲。祝汝寸珠须裼袭,水萍风絮岂无因。” (未完待续)(黄祖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