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唐炳椿,秀屿区东峤镇人,1962年11月出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经济师职称。历任市粮食局业务科副科长、科长,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湄洲岛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湄洲岛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湄洲妈祖祖庙副董事长,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现任市政协委员、湄洲岛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妈祖信俗申报世遗是一个神奇的历程,其间步步艰辛,终修得正果。近日,记者走近创造这个奇迹的重要人物——妈祖信俗申遗小组组长唐炳椿。
没有申遗经验,唐炳椿跑部委请专家,愣是弄懂方得罢休;申遗文本不行,唐炳椿亲自操刀撰写,最终通 过专家审查hellip;hellip;申遗之路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唐炳椿的辛勤汗水。
如果没有唐炳椿对妈祖文化的无限热爱、无比精通,妈祖信俗申遗之路也许会艰难很多。因为别人用几年走完的申遗路,而妈祖信俗只用了一年。这是妈祖信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许多人由衷地说。
其实,妈祖精神已深入唐炳椿的骨子里。多年来,他把传播妈祖文化当作一份挚爱的事业来耕耘。而每一次的开花结果,都是芬芳扑鼻。
一个妈祖情缘的故事
唐炳椿出生在一个海边小村。小时侯,一个妈祖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那是他父亲告诉他的:过去祖上的人每年都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朝圣。有一年,进香、朝圣返回村时,先祖举在手里的两个有柄的灯笼突然被风吹走,于是先祖就去追赶,追了近半天,两个灯笼居然在村里的凤冠山脚下停住,而且两个灯笼就插在靠近平海湾西北侧海边的一块坡地上,先祖觉得奇怪,认为这是妈祖指点要在这里建妈祖庙。
于是,先祖就在凤冠山脚下建了一座宫庙,叫“瑞麟祖宫”。瑞麟祖宫背靠山面对海,因海水涨潮淹没四周而唯独该宫地面没有进水的奇特景观,所以人们也称她为“浮宫”。
唐炳椿说,从他记事起,每年正月初六这天是元宵节,村里都会举行妈祖巡游活动,其中引导线路是很重要的。引导路线一旦错了,那会引发邻里和村庄之间的纠纷。他的父亲在村里是一位熟悉妈祖习俗的人,因此被众人推举负责举灯笼,引导着游行队伍巡游各家各户。在他父亲举灯的几十年里,从未出现过差错。1992年他父亲去世,举灯一职就由他弟弟接替。
就这样,一份妈祖的情结也悄悄地植入了唐炳椿的心田,也激起了他从小就对妈祖民俗活动的兴趣。一个个有关妈祖事迹的传说,一场场礼俗人士祭祀妈祖活动的场面,全村人倾村出动虔诚膜拜妈祖的情景,都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唐炳椿对妈祖的祭拜语能念出一串来。
与妈祖结缘的日子里
1999年,是唐炳椿人生中值得记住的一个年份。
这一年,唐炳椿调到了湄洲岛,担任湄洲岛管委会副主任,同时被信众代表大会推荐为湄洲妈祖祖庙副董事长。
“这是妈祖冥冥中安排的。”人生的际遇情缘就是这么神奇,唐炳椿对此感触颇深。
上任之初,凭着对妈祖文化的深刻认识,唐炳椿就深深感到,妈祖文化是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灵魂。
当他发现在建的新殿建筑群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风格时,马上建议重新设计祖庙新殿建筑群,以体现妈祖同时代的莆田寺庙建筑风格。同时邀请著名古建筑专家黄汉民对西立面进行优化设计,遂形成了现在的“海上布达拉宫”的奇观。
也是在1999年,唐炳椿接到改进妈祖祭典中舞蹈编排、服装制作等方面的任务。他深入到渔村,拜访老渔民,探寻当地有关妈祖的祭拜礼仪、民俗习惯、服饰特征,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他多次请来省内著名的民俗等方面专家,对妈祖祭祀的仪程、祭品、祭坛、祭器、旗幡、执事、舞蹈、服饰、音乐等进行全面的考证、研究,最后形成了一套容祭祀性、艺术性为一体经典的妈祖祭典,一直沿用到今天。
2000年4月29日,这套倾注了唐炳椿许多心血的妈祖祭典,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一亮相,就深深吸引了全世界2亿多妈祖信众的目光。
但兴奋过后,唐炳椿的心思很快就转移了。细心的他发现,祖庙的圣旨门广场活动空间太小,连各媒体记者都没地方拍摄、观众没地方观看。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思路和构想:在新的祖庙建筑群大牌坊前建一座可容纳1万多人的天后大广场。于是唐炳椿自己“偷偷”地画起了天后广场的草图,觉得可行后,又请来黄汉民设计天后广场的效果图和施工图。
2000年11月2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湄洲岛调研,唐炳椿把那张精心准备了好一阵子的效果图呈给省长看。省长看后说:“这个图好!省政府补助200万建天后广场。”得到省长同意和支持后,唐炳椿高兴得都睡不着了,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想把天后广场早日建好。
2002年10月5日,图纸上的天后广场成为了现实,这为满足两岸信众万人同祭妈祖、邀请中央电视台组织大型文艺演出提供了一个景形俱佳的场所,也大幅降低安全保卫的压力,并与新的祖庙建筑群连成一体,成为湄洲岛上一个壮观的新景点。
天后广场建好后,唐炳椿一心琢磨如何利用此场景打响妈祖文化这张名片。很快,他动起少花费用又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妙计。他想到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
2002年6月1日,唐炳椿开始打报告申请,当时国台办很支持,派人与中宣部进行初步沟通。但在着手申请的时候,他发现,在这之前全国已经有78个申请单位,轮到湄洲岛演出,要等15年后。按规定,“心连心”艺术团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演出,湄洲岛不属于慰问演出的范畴,申请难度可想而知。就在希望缥缈之际,唐炳椿灵感突发,想到以“两岸情缘”为主题,向有关部门争取。以这样的主题申请在全国还是第一个,湄洲岛申请的排序就挪到了前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波三折的申请之路,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最后决定破例在湄洲岛和泉州市先后各演一场。2006年5月25日,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来到湄洲岛慰问演出。这是该艺术团自1996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两岸情缘”为主题的演出,第一次邀请两岸三地明星同台献艺,第一次创立了“一次演出、两个现场”的新模式,第一次有国家领导人观看的“心连心”慰问演出,第一次有台湾同胞直航大陆观看央视“心连心”艺术团的慰问演出。同时,这也是当时有史以来在莆田市举办的最高级别、最大规模、最高水平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事。这场演出倾注着唐炳椿的心血和智慧。
此后,他与中央电视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引来了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激情广场大家唱、同乐五洲、两岸四地迎中秋大型民族音乐会、中秋晚会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二度在湄洲岛演出。他还创作了许多宣传湄洲和妈祖文化的歌词,其中六首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04年10月31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湄洲岛正式成立,标志着妈祖信仰已被国家正式定名为妈祖文化。
“这是国家批准妈祖文化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社团。”想起筹备和成立前后,唐炳椿感慨万千。从开始着手酝酿至申请,唐炳椿十六度进京报送有关材料,有两次驻京各达17天之久,风雨无阻,不辞辛苦,始终为协会的成立奔波劳累。不懈的努力最终有了回报,文化部、民政部批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定址湄洲岛。之后,唐炳椿也被聘任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
在与妈祖结缘的日子里,唐炳椿一心扑在传播妈祖文化事业上,负责协助组织台湾大型进香团直航湄洲进香等活动,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事业四处奔波。
今生的妈祖不解之缘
对唐炳椿来说,妈祖信俗申遗是他人生中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2009年9月30日下午3点30分,由中国政府提名、湄洲岛管委会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申报的妈祖信俗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天下午3点33分, 唐炳椿的手机收到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发来的这一特大喜讯时,他万分激动,看短信时手颤抖了。在第一时间把喜讯报告给市委书记杨根生,因为他无法忘记2008年5月5日,市委书记杨根生第一次到湄洲岛调研时提出,湄洲岛要争取将妈祖文化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促成启动了申遗工作。也由此,他踏上了&